前阵子,一个学员找我聊天。
他说,我现在大二有点迷茫,不知道以后做啥,你有什么建议吗?我自己想的是学学特效或建模之类的。
我说,你不是有自己想干的事情吗?所以你迷茫的点是,等自己的特效或者建模学好了之后找不到工作?
他说,对,就怕自己学的东西不吃香。
……
如果你是一个老读者,你会发现我经常在文章里说这么一句话:
所有的结果都是“积累”的结果。
言外之意就是,想要取得某个成就或者财富,通常需要在某个领域持续地积累。
但很多时候,我们还是会去选择去做一个几步就能拿到结果的事情。
我觉得并不是因为我们觉得积累不重要,而是我们潜意识里对未知的恐惧总是会压过已有的认知。
“这件事情要做三年才可能有回报,如果三年之后没回报,那我这三年不就白费了吗?”
……
但如果想从源头上克服这种对未知的恐惧,肯定是极难的……
通常的结果是:你这次说服自己不害怕未知了,但很可能在某个不易察觉的瞬间你又害怕了。
就像昨天文章里的观点说的那样:
操作变形不可怕,可怕的时候我们压根不知道自己的操作已经变形……
就像很多坏人是不认为自己有多“坏”的,闯红灯被撞的行人还会反问交警,我闯红灯算什么,这汽车要把我撞死了怎么办?
我见过的那些能主动选择在一个领域持续深耕三年、五年甚至十年的(为了糊口上班上了十几年不算),更多的是来自一种信念,而不是来自什么理性的判断。
譬如我见过一个日更十几年文章的人,虽然好几年前就财务自由了,靠写文章也收获了很多的财富和机会,但我不觉得他当初决定日更文章的时候,就知道自己十几年后会因为这个而收获如此之多的财富,就算预测到能挣钱,也不会预测到会挣这么多。
在我看来,他更多的就是认为:这是一件自己必须去做的事情。
这种信念的源头就是:一个人自己对自己的理解。
而想要理解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,理解自己真正想要什么,没什么好办法,就是不断地去试……
就算很多事情拿不到结果,试的过程也会让你对自己的了解越来越多……
就像很多人谈恋爱,虽然谈了很多次都没结婚,但谈的次数越多,就越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另一半。
而且就算最后没有取得世俗意义上的“成功”(金钱、地位、权力),你也会变成一个活得很“通透”的人。
就像老罗,债还差不多了,五十几岁的高龄又开始创业了……
他就算最后拿不到结果又怎样呢,他的一生还是比绝大多数人的一生都更精彩、更有意义……
之前在一个综艺上看到一个叫徐玉坤的老人,六十一岁不顾全家反对开始骑行,足迹几乎踏遍全国所有省份和四大洲25个国家。
他没什么文化,但从他嘴里说出来的朴素的语言,你还能感受到那种“通透”。
所以,根植于每个人心里的对“未知”的恐惧, 某种程度上其实是“无解”的。
或者说只有持续不断地尝试才是“唯一解”,最后在某种意义上“习惯”这种恐惧。
当然,你也可能尝试了一辈子、行动了一辈子,最终还是没找到你的“信念”或“目标”……
但那时候的你通常会发现,那个你本来以为很重要的东西早就不重要了,因为你收获了其他更重要的东西……
微信公众号『王牌客栈』
第一时间了解最新网络动态
扫码关注不迷路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