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很多年前跟我学电子书的一个妹子,现在在荔枝微课上做网课,做的规模很大,算是荔枝微课的TOP10吧。
我问她现在什么类型的课程最火?
她让我猜。
我说现在大家的关注点都是新冠,应该跟这沾边,但是我想不到这个点能产生什么课呀?
她说,运动。
我说,增强体质,对抗病毒?
她说,对的,适合在家做的运动,现在是平台主推的课程。
我说,也算合理,之前大家都不能出去,肯定在家里健身的需求会增大。现在虽然开放了,但是专家又说,大部分人阳了不用吃药,多喝水、多运动就行,所以很多人又开始琢磨怎么在家运动了。
她说,对的,大家都喜欢跟风,什么火了,都跟着追。
我说,你也做这方面的课了?
她说,一直在做,按照你以前告诉我的模式,我找了一个瑜伽老师,我策划,她录课,我们五五分成。
我说,这样挺好,什么领域你都能插一脚了,钱都让你们赚去了。
她说,课程不难做,但是让人信赖的老师不好找。
我说,你现在的模式就很好,你直接找成熟的老师,她们本身有实力,只是不了解互联网,如果自己做网课的话,可能一个月就能卖个10单8单的,没意思。
你用你的经验和资源,去把她的生意放大,然后放大的部分,你们一分,大家都开心。
……
现在做网课的人还挺多的,教别人做网课的人也挺多的。
做什么竞争都大。
网络上跟你竞争的人,确实是太多了,直接的、间接的、全都是跟你抢钱的人。
可是呢,你要是想通了,其实你又没有什么竞争者,你唯一的竞争者就是你心里那个懒惰的自己。
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,都是又懒又笨,超越他们并不难。
真的不难,又不是让你拿世界冠军,只是多赚点而已。
你并不需要做第一,也不需要做第二,你甚至不需要跟他们竞争。
只要超过绝大部分又懒又笨的人,你就可以过上相对较好的生活,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迭代改进,你就能保持住这种生活,而且是稳步提升。
……
多做有长线收益的事,这非常重要。
比如很多人把业余时间都来刷视频,玩游戏、看垃圾电视剧。虽然这些事的长线收益就是负数,但大部分每年就是这样过的。
你想比他们更好,只要不像他们那样浪费时间就行了。
并不用完全戒掉娱乐,只要你能自律一些,控制娱乐时间,就可以超过人类中又笨又懒的大多数了。
还是那句话,大家往往高估自己一天能干成的事,低估三年能干成的东西。
其实不用三年,我全力去做了半年的抖音,现在回头看,感觉自己跟半年前已经脱胎换骨了。
我一直强调,互联网最好的地方在于,有非常多的可以用很低的成本去试错的项目。
成本低到甚至不用投资花一分钱,只要花时间研究就行。
所以,你应该把别人娱乐的时间,用来尝试这些项目。
尝试成功了,发财。
不成功,能得到经验。
还有比这更划算的事吗?
……
还有一点,有些人在做选择的时候,有一个困惑:做自己完全不喜欢、甚至讨厌的事,能赚钱吗?
大概率是不行的。
确实有一些个例,做特别不喜欢的事,每天都很痛苦,就是能赚钱。
但是这不具有代表性。
要记住,永远不要拿个例当普遍案例。
什么情况,人能坚持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呢?
就是这件事有巨大的利益,比如一天给我100万,让我每天出去扫大街,我天天都能坚持去。
但是现实是,我们根本碰不到这样好事啊!
我们真正要面对的,是一开始做的事,不管是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,都可能很长时间不赚钱。
所以,真正摆在我们面前的是:喜欢又不赚钱的事和不喜欢又不赚钱的事。
你说,哪个更容易坚持下去?
前几天,一个做短视频矩阵的兄弟,选方向迷茫了,来找我。我跟他说了一句话,我们不是要远离舒适区,而是要去开拓新的舒适区。
一下子,他就明白该怎么做了。
很多人的失败都是有原因,就是没有坚守自己的市场。只想着放大、扩张,最后把自己最核心的东西丢了。
像一个没有根的大树,风一来,站不稳了,轰然倒下。
前面说的妹子,她不管当初跟我学电子书,还是现在做网课,其实都是在卖知识,这是她的根。
至于知识输出方式,是文字还是视频,或者是直播,这些都是树枝,是对流量的迎合,就像是树上挂的吸引人的彩灯,而她的根是越扎越深的。
……